序号 |
姓名 |
入选年份 |
研究方向 |
1 |
沈俊 |
2011 |
新型制冷及散热技术 |
2 |
陈金平 |
2011 |
先进光刻胶材料的应用及产业化研究 |
3 |
胡剑英 |
2011 |
热声(回热器)发动机与制冷机 |
4 |
林哲帅 |
2012 |
功能晶体材料 |
5 |
谢秀娟 |
2012 |
制冷与低温工程 |
6 |
黄荣进 |
2013 |
低温材料及其热物性研究 |
7 |
余国瑶 |
2014 |
热声电换能技术 |
8 |
穆丽璇 |
2014 |
纳米传感器 |
9 |
张维 |
2014 |
抗菌医用材料及应用 |
10 |
谭龙飞 |
2014 |
功能纳米材料可控制备及其在肿瘤治疗与橡胶填料中的应用 |
11 |
董学强 |
2015 |
制冷与低温、流体热物性测量 |
12 |
顾开选 |
2016 |
制冷与低温工程专业,材料深冷处理改性研究方向 |
13 |
郭维 |
2016 |
仿生纳米孔道 |
14 |
田野 |
2016 |
仿生超浸润纳米通道材料 |
15 |
姚琳 |
2016 |
多功能薄膜材料 |
16 |
曾毅 |
2017 |
有机光功能材料 |
17 |
姜兴兴 |
2017 |
功能晶体材料 |
18 |
孟靖昕 |
2017 |
仿生抗粘附材料 |
19 |
田野 |
2017 |
生物纳米材料 |
20 |
王晓涛 |
2017 |
小型低温制冷系统 |
21 |
尚露 |
2017 |
新能源催化材料的可控制备 |
22 |
田昌勇 |
2017 |
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
23 |
徐冬 |
2017 |
低温传热与低温绝热技术及装置研究 |
24 |
李旭兵 |
2018 |
可见光催化 |
25 |
唐明生 |
2018 |
新型制冷压缩机及制冷空调技术 |
26 |
吴雨辰 |
2018 |
超浸润界面诱导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图案化 |
27 |
夏明军 |
2018 |
光电功能晶体材料 |
28 |
赵雅楠 |
2018 |
相变传热技术、高效散热技术 |
29 |
王格侠 |
2018 |
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
30 |
陈六彪 |
2019 |
低温制冷机研究和低温科学仪器研制 |
31 |
关山月 |
2019 |
二维材料在诊疗一体化方面的应用 |
32 |
严开祺 |
2019 |
软化学法合成功能性微纳米材料 |
33 |
张礼 |
2019 |
宽光谱吸光半导体薄膜材料的控制合成及高效稳定光电催化制氢性能研究 |
34 |
吕翠 |
2020 |
低温动力机械及氢能研究 |
35 |
刘可 |
2020 |
全固态脉冲激光技术 |
36 |
全加 |
2020 |
深低温制冷技术 |
37 |
夏静 |
2020 |
电子显微学 |
38 |
张锡奇 |
2020 |
超浸润界面化学 |
39 |
边星 |
2021 |
超导精密测量、引力实验、弱力测量仪器 |
40 |
时连鑫 |
2021 |
单向导液促伤口愈合材料 |
41 |
张恒成 |
2021 |
极端环境用材料低温物性研究 |
42 |
张海洋 |
2021 |
低温温度计量 |
|
|
|
|
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