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组建20周年
     首页 >> 专题 >> 纪念理化所组建20周年 >> 专题文章

专题文章

科技报国,创新驱动,支撑强国梦

发表日期:2019-06-06来源:张铁锐 超分子光化学研究中心放大 缩小

题记:今年对于我个人来讲是与众不同的一年,从2009年入职理化所,到现在正好十年时间。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在这十年时间内祖国每天也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时值新中国和中科院成立70周年,理化所组建20周年,特撰文一篇,以赠诸君,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大家能携手奋进,齐心协力,为祖国的民族复兴重任添砖加瓦。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已经过去七十年。这七十年的时间内我们祖国的变化可以用日日新又日新来形容,而这变化的发生离不开创新技术的推动,创新的发展进步又依赖于科学技术的支撑。祖国发展这么多年,一个个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发展才能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更加的幸福快乐。中科院和理化所在这几十年时间内做出了大量的原创性成果,真正做到了“科技报国、创新驱动”的科研人的爱国理想。回首往事,希望能对我们实现创新支撑有一点启发。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科学院的发展自始至终同祖国发展同呼吸共命运。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它不仅是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和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还是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不仅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领域、在世界科技前沿力争实现跨越发展,还在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迄今为止,中科院已经拥有12所分院,100多家科研院所以及三所大学,尤其是近年来,我们“上天入地下海、宏观微观贯通、顶天立地结合”,墨子号、悟空号遨游天际,雪龙号北极探险,蛟龙号海底寻幽,散裂中子源、FAST大显神威,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成果举世瞩目,令人惊叹。

今年也是理化所组建20周年。在这短短二十年的时间里,理化所也在飞速前进,为祖国做了很多贡献。从建所伊始,所里就秉持高技术创新和转移成果转化研究为主的这样一个战略定位。仿生超浸润界面材料“顶天立地”发展;首次实现光化学合成维生素D3产业化,打破国外垄断;首套国产万瓦级液氢温区大型制冷装置研发成功;脉冲管制冷机在轨运行;成功制备国际唯一可实现六倍频深紫外激光晶体KBBF;全球首台三基色激光显示家庭影院……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靓丽的成绩单,不仅令人自豪,也让人感慨。这一切离不开所里科研工作者日复一日努力的工作。科研工作三分靠天分,七分靠打拼。个人的激情付出对于结果的实现非常重要且关键。

今年,对于我个人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年。从2009年入职理化所至今,已经过去整整十年了。在这十年时间里,我经历了实验室从小到大,工作逐渐开展的成长历程。在这一段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时间内,所内大家拼搏奋斗的姿态,共同努力的情形令人回味无穷。回首往事,虽然刚开始建立实验室时,比较艰苦,但大家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勇攀科学高峰的那种精神劲依然历历在目。我记得当时还经常和组里的同学们打打羽毛球、乒乓球等等,这些过往都成为了我们共同的关于理化所的美好回忆,许多同学都在理化所留下了属于他们自己的足迹。或许许多同学多年后回想这一幕,也会非常感慨吧。除了理化师生精神劲足、精神昂扬外,我们所内科研装备方面近些年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所内仪器设备在短短几年内大幅更新换代,购买了新的球差电镜、荧光共聚焦显微镜等,各种表征装备齐全,不出所门基本可以满足科研需求,极大方便了我们的科研工作,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

科技报国,创新驱动,支撑强国梦,这是每一个科研工作者心中的信念。但如何做到创新?如何利用自身学识为祖国做贡献?这是每个人都应当常常思考的问题。而我认为,要做到创新,时间、精力的持续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另一方面,见得多,看得广,常与不同方向、不同专业之间的老师同学思维碰撞,往往可以促进新想法的产生。而这一切的基础就是良好的科研学习氛围的构建。我们中科院理化所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师生和谐共处,齐头并进,再加上大家都非常努力,有所成就当是水到渠成。我也坚信,并真诚地希望,未来理化所能发展地更好,理化所的老师和学生们能取得更高的成就。

附件: